首页 栏目首页 > 调研 > 正文

成都大运会一群特殊的城市志愿者 他们都是奥运冠军的校友

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场景。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供图

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,成都街头分布着10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,志愿者们为市民、观众和游客提供与大运会相关的志愿服务,彰显城市温度。坐落在武侯区四川省体育馆东门的小站,是较为特别的一个——这里的志愿者来自四川体育职业学院。这所被称为“冠军摇篮”的学校,走出了张山、陈静、邹凯、冯喆、任茜、邱波、杨健、贾童等奥运冠军,志愿者们是他们的校友。

传承“冠军摇篮”精神风貌


(相关资料图)

8月2日,来自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李朋姗,热情地给观众、游客讲解学校的变迁。“首先,映入眼帘的是见证我们学院发展变迁的一组胶片。学院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51年的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,1981年组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,2018年转制更名为现在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。这里是四川为国家‘奥运争光计划’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,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。”

作为00后,李朋姗走上体育之路,与冠军校友的激励、影响分不开。“我从小练体育,但中途受伤了。治疗康复的那段过程,对我来说,是非常受煎熬的。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,我慢慢地走了出来。我发现,自己不一定非要走运动员这条路,也可以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。所以,我选择了就读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。很开心做出这个选择,我会继续在体育这条路上走下去。”

被选为城市志愿者后,李朋姗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训,如大运会的基础知识、志愿者的基本常识、基本礼仪,提升沟通能力。李朋姗每天最开心的服务内容是向市民、观众介绍学校的历史。这里走出了邹凯、冯喆、邹敬园、高敏、任茜等奥运冠军。中间摆放的是奥运奖牌和大运会的火炬,它们都能彰显学院的历史与荣誉。旁边的VR设备,能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竞技体育带来的魅力。

这些00后志愿者和大学生,将中国大学生的青春面貌呈现出来,将“冠军摇篮”的精神风貌弘扬下去。

见证四川体育的升级蜕变

四川体育职业学院2021级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孙家豪,是一名退役运动员。练柔道退役后,他重新走进大学校园,“虽然不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大运会,但我能以新的身份参与城市服务,感到十分荣幸。”

在进入小站服务前,孙家豪还给校友、奥运冠军陈静当了护跑手。“7月20日那天,为大运会火炬传递护跑的场景,依然让我记忆犹新。”作为曾经的运动员,孙家豪很熟悉四川体育的历史和发展,对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华西坝校区也很熟悉。“我们小站有6幅老图片,记录的是昔日学院的华西坝校区。另外6幅图片,展现的是正在忙碌建设的国际体育公园城。这个项目建成后,将打造开放的国际体育公园城,丰富中心城区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,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健身需求,让老百姓共享体育发展的成果。”

作为体育人,孙家豪初心不变:“退役后,我积极投身与柔道相关的工作,多次担任国家级、省级比赛的裁判。比如这次大运会柔道项目的综合演练,我也去当了裁判。”

关于这次大运会城市志愿者的身份,孙家豪说:“就想为大家服好务,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四川竞技体育的历史和发展。成都成就梦想,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,很高兴看到中国队的运动员,特别是我们的校友,在本届大运会上出色发挥,充分展现出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青春风采。”

人物名片

成都大运会四川省体育馆东门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的志愿者,来自四川体育职业学院。这所学校走出了张山、陈静、邹凯、冯喆等奥运冠军,志愿者们都是他们的校友。这些志愿者将中国大学生的青春面貌呈现出来,将“冠军摇篮”的精神风貌弘扬下去。(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)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